社交电商是后电商时代新物种

  和上半场社交电商的“作坊式”小打小闹相比,会过背靠雄厚的资本和强大的实力强势上位。

  在会过全球会员大会上,黄承松表示,“卷皮曾经用3到4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国内进一线的竞争平台。而现在的会过,我们希望用1/3的时间打下卷皮当年打下的江山。”

  这样的实力与底气背后,到底是那样样的运营逻辑呢?

社交电商是后电商时代新物种(图1)

  会员大会上,黄承松以《社交电商是后电商时代新物种》为主题的一席演讲,为我们解开了谜题。

  社交下的流量,是全部商业的未来

  不久前,我们隐隐约约都可以感觉到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社交下的流量有可能是全部商业的未来。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历史:一开始我们信任一个品牌,来自于报纸、杂志甚至是大街小巷电线杆的广告。后面电视出现了,电视广告就成了很多品牌形成用户认知的渠道,成了品牌主要流量的货源,那时只要广告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品牌,都是消费者印象中的大牌。

  再往后演进,可以承载海量信息的互联网,变成了消费者了解一个品牌的最重要途径。

  可当下,这些媒体、广告、流量货源逐渐失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讲流量已经消失了,其实并没有,用户一直还在,只是用户的视线在转移,更新的流量产出渠道不断出现,导致流量货源不停地在演变。

  其实大家应该都曾想过,一个很好的品牌是不需要做广告的,好的产品催生好口碑,好口碑就会源源不断地带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这就是大家一直讲的“好的产品,自己会讲话”,可这一直存在在梦想里。

  因为我们必须先想办法让产品出现在消费者的视线中,因此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营销包装、玩法,来为我们的产品发言。

  可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社交场景。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能快速的接收到全国全部你想要接收的信息,我们与自己的亲朋好友沟通变得更便捷。以往在线下的社交场景突然一下转到线上,世界变得越来越平了!

  以前的营销包装、营销玩法、甚至包括每个产品下的“用户评价”也都更不真实,更别讲说服我们。当下的我们在产生购买行为之前,会先询问一度人脉、二度人脉或者主流的KOL的意见,我们相信他们的判断,他们比我们更懂,我们相信他们不会骗我。

  回顾一下,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梦想是什么?

  而好的产品,自己会讲话。

  这就是利用社交行为,使口碑快速传播。在当下中国的社交基础设施、支付基础设施很完善的基础上,利用好口碑打开商业流量的梦想已经悄悄实现。

  未来,只有你的一度人脉说好,二度人脉说好,社交圈中有人讲好,你才会选择买单,每个人既是消费者也是传播者。

  对品牌来讲,把握住社交流量就能把握住未来;对用户来说,利用好这样一个社交网络,就可以把握未来。社交下的流量,是全部商业的未来。

  对会员制,全部零售企业中一致膜拜的,就是美国的Costco,它让大家真正佩服的地方是,通过会员制让销售转化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而消费者能够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商品,花更少的钱能过越来越好的生活。

  但零售平台的重心,也就是两个要素:成本、效率。

  最简单最理想的是有一个工厂在你家旁边进行生产,生产好了之后,你直接过去取。这是效率极高,成本极低,不需要做任何加价行为就可以拿到商品,可是这只停留在想象。

  当年电商为何可以起来?因为相比线下零售它的运营成本很低。可近两年内,虽然电商运营成本也在下降,可流量成本却急剧上升。另一方面,目前虽然线下零售的运营成本受租金的影响一直居高不下,却可以获取到线下的便宜流量。

  因此会过也会是一家融合线上线下,取两者长处组合而来会员制电商平台,我们希望可以为用户更好的品质,更低的价格。我们要在保证服务的情况下,使价格最低。花得更少,买得更好。

  利己利他才是社交的最完美形态

  在这个信息非常对称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力保的是价格最低,让会员分享给消费者和亲朋好友时,让他们觉得在我们的平台里一起捡到便宜,捡到更多有品质的便宜的商品。让分享的用户赚到钱,让购买的人以便宜于其他平台的价格买到商品,这就是利已利她行为,分享者更有动力,被分享者不感到厌烦,这是社交最完美的形态。

  我们希望让全中国老百姓都能以最低的价格买到商品,希望让在会过会员体系下的用户有更多的动力去影响更多朋友,分享会过的商品是一件自豪的事情,我们坚守这样的理念,未来的会过,一定是国民级的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