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要看准微信创业机遇

  马化腾首次提及“微商”二字是在今年的两会上,在他看来“微商有着巨大前景”,并希望更多的合作伙伴参与。

  在微商圈里留下的都是聪明人,那么什么是聪明人?又聪明在何处?马化腾支持的“微商”,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标准。

  腾讯对于微信的定位一向很清晰准确,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当然在微信上进行商业行为也是生活方式的一种,不过前提是“合法、合规的”。微信在移动时代几乎承载着腾讯对商业化的全部构想,微商也是微信商业化上的试水。

微商要看准微信创业机遇(图1)

  实际上微信对微商的规范中,既有“破”的一面,也有“立”的一面。在极力推动微信公众平台以及购物平台下的电商,比如微信官方推出的微信小店系统,以及第三方开发和代运营的微店,微信均持“极力扶持”态度。

  还有第三微商服务公司,例如天下游,可以更改地理位置;或者微商团队、策划营销公司等等。所以有利于微信商业生态的“微商”或者第三方服务公司都是微信官方所扶持或者默许认可的。

  而多数微商对微信的商业生态仍然缺乏清晰的认识。微商说到底是依靠微信生存,而微信本质上是一个社交工具,所以在营销方式上要重视社交化的传播。微店是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则是品牌营销的阵地,利用微信的社交关系链,将品牌的形象和价值层层传递出去,才是正确方式。

  “微商要做得好,产品必须是小而美的。很重要的一点是, “一个好产品,一定要在消费者之间建立足够的信任,通过公众号推送图文等方式树立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消费者就会对品牌产生信任,之后销售便水到渠成。”

  而对于微信来说,让商家和用户形成良性的商业关系,这恰恰是其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腾讯发展微商的目的也是为了推广微信支付,而微信支付的成功必须大量的微商作为支撑。

  微信对外发布了行业解决方案,寄望以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支付为基础,帮助传统行业将原有的商业模式转移到微信平台上,提供包括支付与营销的全方位支持,形成线上与线下的服务闭环。具体来看,微信的行业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本地生活服务”和“B2C”电商两个方面,这里只说电商部分。

  毫无疑问,移动支付已是未来消费的大趋势。《201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支付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高达40261.1亿元,预计下半年市场规模将达51763.8亿元。

  移动支付市场的蛋糕如此之大,但20%的份额却被支付宝占据,位居行业第一,这当然是腾讯不愿意看到的,原因在于阿里巴巴长期在电商领域的积累以及建立起来的用户支付体系,而腾讯却一向被视为缺乏电商基因。所以微信所承载的除了6亿移动用户外,还有腾讯未来在移动支付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马化腾在两会这么重要的场合上提出要扶持“微商”。用意在于构建微信的商业生态,也在于用6亿用户和微信支付抢占移动支付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微信必然离不开众多商家的支持,随着更多商家和第三方开发者的加入,微信的整个行业解决方案的场景才会愈发丰富,距离腾讯的商业构想才会越来越近。

  腾讯在不断对外宣讲其“互联网+”战略,马化腾为此不惜亲自著书造势,而微信也在不断提及“智慧城市”的愿景,在如此宏大的表述中,微信在寻求商业化的路上是步步小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