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了:京东拼购VS拼多多
曾几何时,"拼"模式只是后宫里的小妃子,未被重视过,直到拼多多的出现,它方从后宫中脱颖而出,成为后宫里最耀眼的“妃子”。3年间,这位“妃子”便助力拼多多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如今的拼多多,其日活跃用户数已赶超京东,市值也一度赶超京东。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在“618”购物节期间,拼多多的日活跃用户数达到1.35亿。而京东的日活跃用户数为8800万。
曙光与焦虑
高速发展的拼多多,让阿里、京东等头部电商一下子看到了“下沉市场”的巨大价值。价值之余,是拼多多快速崛起并成为仅次于阿里和京东的第三大电商平台,资本也对拼多多颇为看好。曾有研报预测,拼多多2021年GMV将超京东。
对于拼多多,刘强东曾表示:拼多多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大家只要去购物3次就知道了。但鉴于现有的电商环境以及拼多多的“咄咄逼人”,京东不得不推出京东拼购,瞄准下沉市场,正面应战拼多多。行动快速的京东,并于近日宣布,京东拼购将于9月份开始接入微信一级入口,拥抱微信10亿流量。
有趣的是,拼多多也背靠“微信流量”,从某种关系上而言,拼多多和京东拼团可算是“表兄弟”的关系,“表兄弟”间“相杀”,命运该如何?
京东拼购
“全域”引流
对于此次的拼购业务,京东可是铆足了劲,不仅成立了“拼购业务部”,负责拼购业务的发展以及探索社交电商的新模式,而且享有单独的APP和小程序之余,还在京东APP、PC端、M端、京东微信购物、京东手Q购物等设有入口。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4月份,更是入驻了主打三四线及以下城镇的新兴市场的趣头条,并进行大力推广。
这足以表明了京东的决心
618的“定心丸”
据京东方面公布的数据,今年618期间,京东拼购3-6线城市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106%,京东拼购小程序下单量同比增长51倍。为京东全站带来的新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3倍。
京东拼购的“宽”与“紧”
京东拼购的“宽”表现在开放全品类招商,并降低商家入驻资费标准。从原先的时尚、居家、美妆类目的优惠政策普及全品类。
此外,京东拼购将借助产业带直播、网红达人带货、京挑客、红包裂变等工具,为商家提供不同营销玩法。
“紧”表现在组建了超百人专业验审团队,以此保证商品品质。
截至2018年年底,京东拼购商家总数已达到13.5万家。
「电商评论」认为,京东此举颇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气势。凭借其多年的积累,不论在供应链上、营销上、物流上还是在其他资源上,京东显然有更多的谈资,加之近几年在三四五线乃至小城镇上大量翻牌便利店、家电、文具店等等,其触角之深之广,无疑都为“拼购”这一业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拼多多
从0到N
从“五环外”到“被吐槽假货平台”再到“最年轻的中概股”,拼多多仅用了3年时间。如今,年仅4岁的拼多多,其2018年GMV已达4716亿元,已成为仅次于阿里和京东的第三大电商平台。
今年的618,拼多多也带来了不俗的成绩:今年6月在下沉市场的月活数同比净增7220万,同比增幅达59.4%,增速仍保持行业第一。
“喜事连连”的拼多多,其相关负责人更是于近日表示,1月至6月拼多多订单数量突破70亿单,日均超3800万单;目前平台商家超过360万家,年活跃买家用户数超过4.43亿人次,从上半年7000件投诉订单相对比例来看,投诉率远低于传统零售业平均水平。
喜中有“忧”
根据3月13日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拼多多2018年Q4营收为56.539亿元(本文货币单位为人民币),高出华尔街约53亿元的预期;较2017年Q4增长379%,较上一季环比增长68%;全年实现营收131.20亿元,同比增长652%。
但拼多多仍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净亏损为102.17亿元,同比上年扩大1845.69%。其一是因为由于员工增加、员工股权激励的支出,公司2018年第二季度管理费用为58亿元,而上年同期仅有600万元。其二在于拼多多获取用户的代价越来越大。财报显示,2018年Q4,平台以促销补贴活动和品牌推广为主的销售费用为60.24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699%。2018年全年,平台销售费用为134.418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900%。此外,Q4新增用户3300万人,比起Q3的4200万人已有下降,但Q4单个用户成本升至185.4元,环比增幅超过140%。
除了这些“内忧”外,“外患”——阿里及京东的“下沉围攻”,也是逼得拼多多不得不加快步伐,进行自革。
拼多多的“上下求索”
“内忧外患”之下的拼多多,已开始“上下求索”,向上“入城”,欲将“限时秒杀”频道升级为“秒拼”事业群,为一二线城市用户服务。并于今年618,利用水果品类进行试水,吸引了一批来自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据了解,超过44%的新增用户来自二线城市以上。
向下做好“打假、丰富SKU、品质升级”等等硬基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打假:禁限售类、灰黑产类商品保持高压态势,并与消保委等机构密切合作。这是摘掉“假货”这顶帽子的关键一步。
2、向全品类迈进:此前,拼多多走的是“大单量、最低价”的模式,因此集中发力于服装、日化、家居等适合该模式的类目,但难以满足现在的用户需求。丰富SKU,向全品类迈进,势在必行。
3、F2C模式:拼多多在上市前,便已启动1000家工厂项目,即F2C模式(从厂商到消费者)。简单而言,拼多多开放平台,提供免费流量、数据报告、引流活动等等支持,且不收任何佣金费用,而工厂负责生产、销售、发货配送以及售前售后。
此举在于“品质升级”及向一二线市场延伸的重要战略布局。这也是2019年拼多多的重要战略之一。
「电商评论」认为,目前的拼多多是被“逼”着走。一是被用户逼着走;二是被阿里京东逼着走。虽说,拼多多已在“供应链、打假”等各方面下了狠功夫,并也开始注重一二线用户流量以及利用F2C模式打磨长尾产品,以此寻求盈利突破口,但前有阿里后有京东,恐怕未来2年会是拼多多最难熬的时期。不过,资本看好之下,弹药充足的拼多多还是有机会的。
关于“拼”未来的3个思考
“好货低价”是标配
低线市场入局者愈多,愈是在培养消费者如何“货比三家”。以往低线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将就用”甚至“小钱无所谓”,但随着阿里京东的大军挺进,“品质”无疑已成为基础条件,往下不外乎是互联网企业常谈的“用户体验”之争。
F2C模式是趋势
野蛮生长阶段,要的是流量、用户、GMV,亏钱不在乎,但到了收割阶段,盈利才是硬指标。而F2C模式不但可以解决大部分盈利问题,且能实现“生产到提升用户体验到用户留存”这一小闭环。一旦模式走通成型,留给小商家的红利时间并也不多,毕竟只有供应链掌握在平台自己手上,才好把控“品质”及“用户体验”。
供应链见“真功夫”
为了用户留存及拉新,营销、服务、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往往是成倍的,加之外因等大家已知晓的因素,获取用户的成本是水涨船高。那么,能做减法的,甚至是除法的,往往只能在供应链上下手。优化供应链,也早已是大家的共识。此外,供应链是“核心竞争力”,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随便看看
- 2020-10-12免费女装加盟代理首选兼职做微商,一手货源号加盟
- 2020-07-21新人做微商适合做什么项目
- 2020-11-05手工零食全国诚招代理 厂家货源 支持代发
- 2020-10-04无货源网店模式是什么,没有货源怎么开网店
- 2020-10-17短视频营销策划燃爆你的微商零售之路
- 2020-09-14夏日看剧必备零食,你一定会回购!
- 2020-11-07新手微商如何快速裂变引流,做好这4点就可以
- 2020-09-14微商加人技巧分享,微商都是怎么加人的
- 2020-10-21微信营销活动策划需要注意的地方
- 2020-11-07在校期间创业可行性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