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业发展现状是怎样的?未来什么用的内容更具优势?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许多自媒体人纷纷通过内容来创业,将自己的观念和社会信息分享给读者,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便产生了这种内容付费的模式。前两年,有的朋友通过内容创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下面,我们来看看内容创业的现状。

  一、 内容创业生态

  (一)规模及影响力

  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新的媒体传播核心渠道。在国内外,媒体拥抱社交传播已成为大趋势。数据显示,目前微信上的公众账号超过1000万个,公众号每日平均提交超过70万条群发消息,而在这1000万个公众账号中,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以自媒体身份为用户提供信息的创业群体,及其相关的内容消费和市场。

  调查显示,64.7%的中国媒体消费者听说过自媒体,自媒体认知群体中,52.4%的用户每天阅读一篇或一篇以上自媒体内容;每天都会阅读自媒体的深度用户,主要集中于30-39岁区间。微信也成为民众最主要的一个咨询获取来源(40.4%),占比超越了电脑(20.6%)加电视(8%)的总和。

  可以说,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力,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已经改变了媒体舆论场权重配比,众媒时代,信息传播架构将被社交媒体消解和重构。去中心化的新媒体架构依赖强社交链,并非人人可学,微信+媒体模式已有很多跟进者,但复制将会很难。

  (二)两大商业逻辑

  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进行内容创业,不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背后的商业逻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传统型和跨界型。

  传统型是更古不变地卖广告模式,从报纸、广播、电视,到新媒体,卖广告模式是媒体行业经典实用的主要商业逻辑。不论技术如何发展,平台如何更迭,用优质的内容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将注意力打包卖给广告主,以宣传广告主的品牌,广而告之。就微信自媒体的商业路径具体来看,各环节依次是内容生产、平台流量、用户覆盖、消费能力和广告,其中,核心要素包括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即编辑记者等、稳定的用户人群、轻量级运营和用户情感认同。

  跨界型的商业逻辑具有更宽泛的想象空间,利用内容吸引用户,打造出强IP后,打通电商、线下、“to B”等业务,最典型的例子如“罗辑思维”的会费制,以及前创新工场投资总监徐薇的“Plum”分享好物、微店售卖的形式等。其商业路径各环节依次是垂直细分行业、精准目标人群、资源整合、想象空间和资本进入。该路径的核心要素是社群生态和行业资源。

  (三)盈利模式

  基于以上两种商业逻辑,微信自媒体内容创业的主要盈利模式大致有:用户付费订阅、O2O、平台佣金、会员付费、卖广告、电子商务、自媒体联盟分单等。

  纵观以上模式,就目前的用户消费习惯而言,为内容买单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O2O是Online to off line,例如律师、医生等职业者利用公众号平台扩大个人影响力,进而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影响线下生活;会员招募模式成功的并不多,最典型的就是罗振宇的“逻辑思维”。他的模式也招致一些诟病,被称为“史上最无理”,例如:5000个普通会员:200元;500个铁杆会员:1200元。罗振宇说:“爱,就供养。不爱,就观望。”他的内容和模式,用户买单了,半天售罄;目前发展迅猛的广告模式价位水涨船高,“咪蒙”的一条广告已达50万;如“WeMedia”等来自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自媒体创建者组成的联盟,由负责人统一接受企业的广告需求,再依据不同自媒体的特点,把广告派发到自媒体个体,是整合资源,成功的尝试。

  二、 大众内容消费惯习

  目前,用户对微信的使用无论是整体使用频率还是时长,都表现出强大的用户粘性。但是,就内容消费而言,大众的惯习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当更多元的信息丰富了用户的选择时,我们发现,内容消费正在向“非需”和泛阅读过度。重大新闻报道、人物特写、深度调查和专业研究作品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更多碎片化的时间被消耗在轻松随性、具备新叙事风格和强烈个性形象的内容产品中。同时,相较于严肃阅读,轻松阅读更受欢迎;以自我信息需求为出发点主动搜索的阅读内容频次下降,闲暇时间、碎片时间的随意偶发阅读逐渐上升。在此背景下,内容阅读产品的自动化推荐技术成为标配,“随便看看”、“刷一刷”等功能也被应用。

  就内容类别来看,自媒体内容的阅读需求最旺盛的领域,首当其冲是情感类,其次是养生类和政法新闻类,再往下,企业管理类和旅游类不相上下。在内容呈现形式上,用户对文字、图片和短视频的接受度不相上下。同时,用户更青睐与自己生活心理相关的信息产品。

  三、 融资表现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61%)的运营者对公众平台有投资,这个比例在往年是53%,不仅是运营者,资本市场对于微信自媒体的内容创业依然跟进。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显示,2016年来,约有18家微信自媒体拿到投资,按投资规模排序如下:

  可见,2016年微信自媒体的内容创业投资金额从200万到5000万不等,当然,这其中的“餐饮老板内参”、“掌柜攻略”、“新榜”和“北美留学生日报”都是多次融资,从数量上看,拿到投资的内容创业凤毛麟角。

  它们的行业分布主要在商业财经类、互联网+科技类、创业服务类、内容平台、影视娱乐类、知识类、餐饮类等,其中商业财经和互联网科技类占据最多。可见,资本更青睐具有行业影响力、精准定位用户人群的的内容创业产品。

  从表现形式上看,图文内容已然是内容创业的主力,市场接受度和资本认可度高;视频内容是蓝海,并且是高门槛的内容创业细分领域,以其技术难度和内容选题等壁垒存在着需求缺口;音频是一个后起之秀,已获得部分资本,诸如“蕾读”等小而美的专业人士自媒体具有良好的口碑,用户在使用中常常体现音频的生活背景声及伴随性功能。

  据微商货源小编看来,未来几年,内容创业还将依旧是一个非常火热的项目,不过,也只有少数人能够这正靠此赚钱。同时,许多用户的消费习惯并不想同,只有那些定位清晰的优质内容才能更加吸引客户的眼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