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如何快速从学生到老总

  《好投网》总裁户才和来到西陆网与新浪网一同打造的新锐访谈节目《智慧中国》,《智慧中国》是一档高端访谈节目,针对时下最前沿的观点邀请最尖端的专家作出最精辟的解析,本期节目做客《智慧中国》的嘉宾是《好投网》总裁户才和,节目中户总对创业的一些问题与节目主持人石菲做了深入的探讨。

  “创业路上荆棘多,胆小者请绕路”。创业是艰难的,户总在创业的初期同样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几次波折。

  户总谈他在开始创业的时候对节目主持人石菲讲:“做这个网站,大概是我在2000年的,参加过全国创业计划大赛,当时我们拿了一个金奖,那个时候就想创业,只不过是说,虽然我们拿了一个金奖,但是我们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我们是拿着别人的专利去做的,后来这个专利因为是别人的,不同意我们拿这个去进行创业了,他允许我们拿这个专利去参加大赛,但是我们拿这个金奖以后,他又不允许我们去创业”。

  很多人也想知道后来户总的创业路是如何走下去的,他又是如何突破各种困难从一个普通学生做到一个总裁?

  “其实任何一次创业都会遇到很多困难,那一次经验很欠缺,我是2001年从北大毕业,当时我们毕业的时候跟朋友聊天,我们毕业之后用3、4年的时间了解这个资源,了解这个企业怎么运转,但是后来这个过程比这个要长,我们中间一直在做媒体,比如说我们在现在的这种号称是VC、PE核心期刊投资合作,最早的内容也是我做的,包括在号称中国资本刊第一刊的《新财富》,还有《互联终端》,整个周期比我们预想的长,我当时想我工作3、4年之后就开始创业,但是实际上这个过程大概有7年的时间。你看中国的媒体和美国是有很大不一样的,这些人又会找这种一些真正干事的人,中国媒体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家媒体一个编辑部10个人的活,真正干活的是可能只有3个人,这3个人干活是最多的,在利益分配当中又是最小的,导致整个媒体激励不足。比如说现在这个媒体,最近有一个很集中的几个事情,一个是财经这样的,包括新浪,包括经济观察报的总编辑和创业员也好,他们或多或少有的想在原有的体制内,带领一拨出来另立门户也好,在现在这一拨媒体之前也有,比如说我们当时在《新财富》也好,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就是主编要求更多的激励,或者是更大的权力和他们的付出相对应,其实最后的解决方式,都是自己离开,所以我们是看到那个时候,我们跟人家一种不太好的方式去做,还不如我们主动给自己做一个新的平台。”

  《好投网》总裁户才和做客西陆网《智慧中国》谈创业

  创业是一件需要勇气与智慧的事情,我们很希望来我们《智慧中国》做客的户总对当前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一些忠告与启示。

  “创业的风险很大,创业失败率也很高,有统计企业在中国的生存力可能不到10%,其实一个最大的风险就是你的这种方向,如果你方向选错的话,你最后你再怎么做都没有办法,而犯这个方向的错误其实特别多,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讲的话,很多表面上是这种所谓的机会,但是你做了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这不是机会。我们曾经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我们作为一个大赛的评委,很多人一看,他认为是市场机会,在我们这儿根本不是,很多大学生理想中的市场,他认为是空白的市场实际上很多人在那儿玩,他认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别人的解决方案比他更好。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风险,合作伙伴的选择,90%这种创业的失败是因为创始人之间的内斗,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可能跟文化有关系在美国大部分创业成功,像搜狐、像google或者微软也好,两三个合伙人中国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一个老大,带着一帮小弟,这是跟文化有关的。创始人之间的这种斗争的话,也是我们观察的比较多的,或者不和谐,不合作,因为创业的话,在早期创业,大部分的股份分配是这样的,基本上的原则是根据你未来对这项事业可能的事项确定的股份。这个事情是不是朝着你原来的期望发现。第二他对这项事业的贡献是不是真的有他当初承诺的那么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