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孩七年里如何挣千万

  七年前我是个只有 21 岁的丫头片子,大学刚毕业,分到了北京一家很不错的研究所单位。看着身边的同事安于现状,懒散混日,一夜无眠,想了一夜,第二天就向领导递交了辞职信,带着一个背包离开了人人羡慕的单位,开始了我的南下之路。在广州我遇到了创业中的第一位合作者郑重,我和他租下了一间民宅,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和众多外贸创业者一样,艰辛却充满希望。无所畏惧的我们选择开拓国际市场,并针对欧美市场开展技术攻关和市场攻关。

  然而当我们完成技术攻关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没有任何财力支撑我们将技术产业化了。但是当我通过互联网试着同行业内的顶尖跨国公司联系时,竟然惊喜地发现:这些跨国公司的老总们竟然都飞到大陆来同我们进行合作上的谈判。

  这几年历经谈判多场,现将几点写出与大家分享,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激将法怎么用?

  最初我太需要一笔成功的合作给公司带来发展资金和相关资源,其实也是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虽然这些跨国公司都表示了合作的意向,但是都是不紧不慢的按照自己公司运行的节奏在做事情,而且刻意压低价格。一开始我毫无谈判经验。决定采用激将法——给a公司的 ceo发了一封信,措辞较为强硬,大致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技术上,我们绝对是全球领先的,你在国内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团队。我们出的价格你若不接受就不能达成此次合作了,因为我们还与b公司商谈中。

  谁知该ceo根本就不理这一套,他在回信中提到:

  谢谢,目前贵司目前规模尚小,不具备相关资质,如日后你有兴趣再联络我。日后你们拿到vc投资,如果还需要资金时亦可探讨不同合作方案。

  接到这封信后,我才知道在谈判上已经输了,我已经堵住了自己的退路,我开的条件已经不太可能降低了;如果再会去找该ceo,那么证明我方一定出现了某些问题。这更容易让对方觉得我们一开始就是漫天要价,以后也会受制于人,而对方却仍然为自己留有继续探讨合作的可能,进可攻,退可守。这个激将法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弄巧成拙。

  二、究竟该不该表明拥有政府背景?

  第一次谈判的教训没能给我带来第二次谈判的成功,在两个月后,与另外一家外国著名公司谈判时,为了说服他成为我们在美国的渠道商,我用公司刚刚取得的政府投资扶持当作砝码。然而这一次谈判也犹如石沉大海,对方久久没有回复。我非常纳闷,整个谈判节奏都是我在掌握,而且我这次谈判举止得体,也给自己留足了进退的空间,为什么对方却变得没有兴趣了呢?

  事后,我试图多次通过电子邮件和国际长途与对方沟通,可对方依旧兴趣乏然。没有明示原因,也没有表示不会合作,只是表明公司今年没有将与我方的合作纳入计划。长达两个月漫长的等待,百思不得其解。随后也没有停止与其他公司的合作谈判,其中有个ceo约瑟夫,他是美籍华人。几经接触,我道出了自己的困惑,希望他能够帮我分析一下原因。他听后泯然,原来国外的企业非常重视自由竞争,他们更相信市场本身的能力。在与国外一些大型企业做贸易谈判时,不要轻易说你有政府背景,否则,国外的公司会认为你妨碍了自由竞争的原则,而拒绝同你合作。一个外贸人炫耀自己的政府背景同时,也是对自己和自己产品的不自信。

随便看看